图书介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康树华主编;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苑出版社
- ISBN:780108271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00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青少年犯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349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征349
第一节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形成和状况349
一、未成年人犯罪是刑事犯罪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部分349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历史和现状351
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本质特征357
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特征359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特征363
一、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的性别来看,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趋升363
二、从未成年作案成员的年龄来看,违法犯罪人的低龄化趋势明显364
三、从未成年作案成员身份上看,农民、学生、社会闲散人员居多,而且社会闲散人员、在校学生作案呈逐年递增趋势364
四、从未成年作案成员的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居多366
五、从未成年作案成员的违法经历来看,初犯、偶犯居多367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类型和特征367
一、概述367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特征及社会联系375
三、外国未成年人犯罪主要类型特征及其与我国的比较380
四、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类型和特征381
第四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作案方式和作案手段特征397
一、流窜作案增长较快397
二、共同作案多,团伙作案突出398
三、作案手段日趋暴力化、成人化、智能化398
第五节 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特征399
一、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害人的必要性399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害人的分类及其权利401
三、几种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害人405
第六节 农村与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差异性比较409
一、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及其预防409
二、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及其预防415
三、农村与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差异421
第七节 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422
一、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422
二、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423
三、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和变化425
四、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女学生犯罪426
第八节 未成年人与性犯罪442
一、什么是未成年人性犯罪442
二、未成年人生理发育与性犯罪442
三、未成年人性犯罪的主要特点445
四、未成年人性犯罪的主要原因446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448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研究的理论发展和特点448
一、犯罪生物学派448
二、犯罪社会学派449
三、犯罪心理学派450
第二节 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未成年人犯罪453
第三节 经济变革的冲击与未成年人犯罪455
第四节 社会文化的转型与未成年人犯罪458
一、社会文化转型造成人的社会化获得成功的严重障碍458
二、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459
三、淫秽宣传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460
第五节 家庭结构、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462
一、家庭结构变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462
二、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464
第六节 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466
一、不注意结合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渡过这一时期466
二、一些学校在执行教育方针上有偏差,重智轻德、教书育人脱节466
三、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双差生和失足学生的帮助教育不够467
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不合理,导致学生毕业后因无一技之长,就业难467
五、学生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厌学情绪加剧467
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467
七、一些学校受经济大潮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上,教学秩序受干扰468
第七节 就业问题与未成年人犯罪468
一、待业未成年人的经济地位可能使他们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469
二、未成年人在待业期间,情绪不佳,精神苦闷,闲散时间又多469
三、待业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469
四、待业未成年人的社会地位,有可能促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469
第八节 吸毒与未成年人犯罪470
第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474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概述474
一、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与违法犯罪474
二、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479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其主客观因素488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488
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496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504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结构504
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513
三、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515
第四节 未成年人财产犯罪的心理行为特征517
一、未成年人财产犯罪的一般心理特点517
二、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的心理521
三、未成年人抢劫犯罪的心理526
第五节 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心理行为特征529
一、未成年人性犯罪的一般情况530
二、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心理分析530
第六节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心理行为特征537
一、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一般情况537
二、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环境因素540
三、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心理特征543
四、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行为特征559
五、未成年人杀人犯罪的心理562
第七节 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心理行为特征574
一、未成年人团伙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574
二、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形成的心理原因576
三、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582
四、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行为特征589
五、对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心理预防592
第八节 未成年人变态心理、精神疾病与犯罪594
一、概述594
二、什么是变态心理和精神疾病595
三、未成年人常见的变态人格与犯罪596
四、未成年人常见的性变态与犯罪600
五、低能(精神发育不全)与犯罪603
六、神经官能症(癔症)与情绪反应604
七、精神病与犯罪605
八、司法精神病鉴定614
第九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转化与改造、预测617
一、未成年人罪犯的教育改造心理617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测和预防635
第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侦查预审制度650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案651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的概念651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条件651
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管辖652
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程序653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侦查655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的原则655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657
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侦查计划660
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搜查和询问661
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侦查破案665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审668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预审的概念和任务668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预审的原则670
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讯问671
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预审中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681
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预审终结686
第四节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羁押687
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羁押的任务和作用687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羁押的原则688
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羁押应当注意的问题690
第五章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逮捕、起诉和自诉693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逮捕的概念和目的693
一、未成年人犯罪逮捕的概念693
二、未成年人犯罪逮捕的目的693
第二节 对未成年犯罪人逮捕的审查与处理694
一、审查批准逮捕694
二、审查批准逮捕的内容和方法、步骤694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提起公诉699
一、提起公诉的概念、任务和意义699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起诉的审查700
三、审查后的处理703
第四节 未成年人自诉案件705
一、未成年人自诉案件的受理705
二、未成年人自诉案件的审查706
三、未成年人自诉案件的处理706
第六章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707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概念707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708
一、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原则708
二、特殊保护原则708
三、全面调查原则709
四、及时处理原则709
五、综合治理原则710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审判组织710
一、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组织的起源710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人员的专业化711
三、审判组织的构成和形式711
第四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辩护与法定代理人的作用712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辩护712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作用713
第五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714
一、开庭前的准备阶段714
二、开庭审判的程序步骤716
三、关于庭审教育的方法和审判后的延伸717
第七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719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的指导思想719
一、教育、感化、挽救720
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721
三、具体对象、具体对待723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725
一、惩罚与挽救相结合的原则725
二、从宽处罚原则726
三、刑罚个别化原则726
四、双向保护原则727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死刑适用728
一、未成年犯死刑适用的概况总览728
二、我国刑法对未成年犯死刑适用的规定730
第四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缓刑适用733
一、对未成年犯为什么应多适用缓刑734
二、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条件735
三、对未成年犯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况736
第五节 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的适用737
一、正确理解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含义737
二、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适用要求737
第六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附加刑适用739
一、关于罚金和没收财产刑的禁止适用问题739
二、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禁止适用问题739
第七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减刑与假释的适用740
第八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民事责任742
一、成年被告人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742
二、有个人财产的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742
三、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742
四、未被提起公诉的共同侵害人743
第八章 未成年人矫正制度744
第一节 未成年人矫正制度的理论与实践744
一、我国未成年人矫正制度的理论依据744
二、我国未成年人矫正制度的实践748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矫正制度的分类及方针原则749
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750
二、严格要求与耐心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50
三、坚持“三个一样”和“三个延伸”的原则750
四、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51
五、分类管理教育和教育个别化原则751
六、奖惩结合以奖为主的原则752
七、尊重人格,保护人权的原则752
第三节 少年管教所753
一、少年管教所的性质与特点753
二、少年管教所的设置与体制753
三、少年管教所的收押对象753
四、监管教育制度754
五、少年管教所的改革措施755
六、减刑与假释755
第四节 劳动教养所756
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及收容对象756
二、劳动教养所的设置和体制757
三、劳动教养人员的管理与教育757
四、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758
第五节 工读学校758
一、工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758
二、工读学校的设置与体制759
三、工读学校的招生对象和审批程序759
四、工读学生的教育与管理760
第六节 社会帮教制度761
一、社会帮教制度的性质761
二、社会帮教的对象和范围761
三、帮教的方式、方法761
第九章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控制763
第一节 控制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基本方针764
一、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764
二、宏观控制和微观矫治相结合765
三、打防结合,以防为主766
四、教育改造768
五、共同责任769
第二节 控制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法律制度770
一、有关法律概述770
二、控制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法律原则773
第三节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司法控制777
一、公安机关及时破案分案处理777
二、检察机关向专业化方面发展778
三、少年法庭审理779
四、少年管教所监管780
第四节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家庭控制784
一、家庭不当做法对未成年犯的影响784
二、发挥家庭职能作用,控制和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785
第五节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社会控制786
一、在社会帮教方面787
二、在社会安置方面787
三、新形势下的社会控制对策788
第六节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社会防范机制790
一、原有的重新犯罪控制系统面临许多新问题791
二、控制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严密社会治安管理792
三、控制重新犯罪的群众路线795
第十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双向保护制度798
第一节 双向保护的概念798
一、双向保护的基本内涵798
二、双向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背景798
三、双向保护的前提799
第二节 双向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800
一、双向保护制度下的司法方针和原则800
二、双向保护制度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上的体现801
第三节 双向保护与联合国关于少年司法制度的准则803
一、背景803
二、《北京规则》等的基本内容803
三、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与《北京规则》等的接轨问题805
第十一章 我国现阶段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制度807
一、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特殊处理的规定807
二、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特殊处理的规定809
三、监狱法关于未成年犯特殊处理的规定810
四、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犯特殊处理的规定811
第十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制度的不足和抉择813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势和特点813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势813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814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815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815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原因818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制度的概况821
第四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制度的不足824
一、缺乏完备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824
二、对未成年人文化的法律保护有失偏颇825
三、对家庭教育的规定急需完善825
四、没有建立起未成年人保护机构826
第五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制度的抉择827
一、从个人因素转移到体制作用上来,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体制827
二、从处分惩办转移到早期预防上来,确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正确指导思想828
三、从分散工作转移到协调配合上来,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层次网络结构829
四、从表面文章转移到实事实干上来,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责任制829
五、从短期行为转移到标本兼治上来,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国家规划830
第十三章 丰富和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制度的构想831
第一节 制定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构想831
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法》831
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831
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帮教条例》832
四、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读教育条例》832
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法院法》832
六、将少年司法性法规,统一规定于一法之中,形成《少年法》832
七、其他专门未成年人法833
第二节 设立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构想833
一、设立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基本原则833
二、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职能与作用835
三、各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特点及关系836
第三节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立法的构想837
一、关于确定未成年人的法定刑事责任问题838
二、关于增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问题838
三、关于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问题839
第四节 建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机制的构想840
一、坚持“两手抓”,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840
二、净化社会环境841
三、建立系统的社会安全防范机制841
四、强化和优化家庭教育842
五、提高未成年人的文化知识水平842
六、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法制和青春期教育842
七、建立一个综合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权威机构,将综合治理的各种措施真正落到实处843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844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概述844
一、犯罪预防844
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845
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意义及其可行性847
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基本方针848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基本策略850
一、把住家庭影响关850
二、重视学校教育关851
三、净化社会环境关852
四、加强法制教育关852
五、严把惩处改造关852
六、抓好帮教安置关852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基本方法853
一、家庭预防855
二、学校预防871
三、社会预防883
四、司法预防892
第四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优化897
一、由处分惩办向早期预防转移,以确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正确指导思想897
二、由个人因素向体制作用上转移,以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体制897
三、由分散工作转向协调配合,以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层次网络结构898
四、由表面文章向实事实干上转移,以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责任制899
五、由短期行为向标本兼治上转移,以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国家规划899
第一章 外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主要原因901
第一节 美国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与状况901
一、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901
二、美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与趋势904
第二节 欧洲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主要原因904
一、欧洲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904
二、欧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920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主要原因923
一、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923
二、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929
第二章 国外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31
第一节 美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31
一、美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931
二、美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几种处理措施935
第二节 英国对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与处罚制度的立法937
一、有关未成年人的立法937
二、《英国青少年法》的基本内容938
三、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处理940
四、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变化与发展942
第三节 德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44
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少年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和处罚制度的规定944
二、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制裁的变化950
第四节 日本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51
一、警察951
二、检察厅953
三、家庭裁判所954
四、儿童商谈所956
第五节 印度尼西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57
一、司法制度957
二、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处理957
三、缓刑与假释958
第六节 新加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59
一、管辖与审理959
二、缓刑与矫正机构960
三、设施内待遇964
第七节 斯里兰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65
一、概述965
二、对违法未成年人的审理966
三、对违法少年和需要保护的儿童或少年采取的措施967
四、缓刑968
五、矫正机构968
六、对危害儿童或少年的成年人的处罚969
第八节 印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与处罚制度970
第九节 加拿大少年法庭及其对少年案件的审理与处罚974
一、加拿大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与发展974
二、少年法庭及其对少年案件的审理程序975
三、对少年犯的处罚措施976
第十节 其他一些国家的少年法庭及其对少年案件的审理与处罚976
一、澳大利亚的少年法庭及其对少年案件的审理与处罚976
二、法国少年法庭及其对少年案件的审理与处罚977
三、瑞典少年法庭及其对少年案件的审理与处罚措施977
四、意大利的少年法庭及其对少年案件的审理与处罚978
第三章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措施979
第一节 美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措施979
一、历史沿革979
二、美国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在设施内的改造980
三、美国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以社会为基础的改造983
第二节 英国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984
第三节 德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措施986
一、法律根据986
二、执行目的986
三、执行的实际情况987
四、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特殊措施987
五、多种治疗措施988
第四节 日本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措施988
一、保护观察所与保护司989
二、教养院与养护设施989
三、少年院990
四、少年鉴别所1001
五、少年刑务所(少年监狱)1001
六、地方更生保护委员会1001
第五节 罗马尼亚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再教育中心1002
热门推荐
- 2912095.html
- 3238478.html
- 2330264.html
- 25750.html
- 3055507.html
- 507027.html
- 917356.html
- 3225972.html
- 2282465.html
- 2131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3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9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6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0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6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2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3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3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