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陶东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608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1
一、文艺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3
二、历史地理解文学艺术的自主性12
三、文艺学知识的历史性与民族性问题17
四、历史化与地方化:文艺学知识的重建思路21
第一章 什么是文学27
第一节 “文学”的界定问题27
一、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概念27
二、文学概念的特殊性31
第二节 文学概念的形成35
一、文学概念在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早期表述36
二、文学概念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早期表述43
第三节 文学概念的成熟47
一、文学概念在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成熟48
二、文学概念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成熟59
第四节 文学观念的多元发展及泛化74
一、文学观念在20世纪中国的变化74
二、文学观念在20世纪西方的发展77
第五节 述评:“文学性”问题90
第二章 文学的思维方式101
第一节 思维与文学思维101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的文学思维论105
一、“虚静”与“神思”105
二、“凝思”与“苦吟”112
三、“兴会”与“妙悟”117
第三节 西方诗学体系中的文学思维论123
一、“迷狂说”与“天才论”123
二、“激情理论”与“酒神精神”132
三、想像、无意识与“白日梦”142
第四节 关于文学思维论的几个基本问题147
一、关于形象思维的语义悖谬问题151
二、关于文学家的“脑半球悖论”153
三、关于“意在笔先”与“观念先行”155
四、关于灵感与灵感思维158
第三章 文学与世界164
第一节 什么是广义的文学“再现”?164
第二节 西方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世界关系论167
一、古希腊时期的文学“再现”观念167
二、西方近代文学思想中的“再现”观念171
三、西方现代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世界关系论177
四、西方当代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世界关系论185
第三节 中国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世界关系论188
一、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世界关系论188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世界关系论194
三、中国当代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世界关系论202
第四节 “再现”作为文学的基本问题207
一、“再现”作为文学基本问题的机制207
二、中西文学“再现”观的差异211
三、文学与世界:对话性的交往215
四、符号·语言·话语219
第四章 文学的语言、意义和解释224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相关观念范畴的梳理及综述226
一、中国古代文论相关观念范畴梳理226
二、中国古代文论言意观念的累积与演进248
第二节 西方文论相关理论的梳理与综述252
一、西方文论相关理论流派的梳理252
二、西方现代文论语言、意义理论的繁荣与发展266
第三节 中西文论语言、意义观念的对比与整合272
第五章 文学的传统与创新278
第一节 文学的“通”与“变”278
一、变则其久,通则不乏278
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281
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284
四、独抒性灵,不拘格套288
第二节 古今之争291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权威的确立291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今之争”294
三、古典主义时期的“古今之争”297
四、浪漫主义文论对天才和独创的张扬300
第三节 传统、惯例与创新304
一、艾略特: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305
二、韦勒克:透视主义的批评方法307
三、弗莱:文学是“移位的神话”311
四、布鲁姆:影响的焦虑314
第四节 作者之死与互文性理论318
一、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319
二、后结构主义:互文性322
第五节 没有完结的问题326
一、有没有永恒不变的创作规律和艺术形式?327
二、文学的发展是否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历史继承性?329
三、关于文学的来源与影响问题332
四、关于文学的独创性问题335
第六章 文学与文化、道德及意识形态340
第一节 文学与文化340
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兴起340
二、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学345
三、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化352
第二节 文学与道德355
一、文学与道德的关系355
二、文学的道德诉求与道德承诺363
三、文学的道德判断的特点及其局限368
第三节 文学与意识形态371
一、作为社会文化批判概念的意识形态371
二、作为文学批评范式的意识形态批评376
三、作为文化研究范式的意识形态批评380
第四节 评述383
第七章 文学与身份认同389
第一节 文学与性别身份389
一、中国文论论文学与性别身份389
二、西方文论论文学与性别身份403
三、评述421
第二节 文学与民族身份422
一、中国文论对文学中民族身份问题的阐述422
二、西方文论对文学中民族身份问题的阐述439
三、评述465
附录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466
热门推荐
- 575733.html
- 1951874.html
- 267253.html
- 1869254.html
- 3067772.html
- 2128508.html
- 2840382.html
- 3488579.html
- 1305898.html
- 2333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9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9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8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3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9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9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4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