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文摘 第1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1651X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国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学文摘 第1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1 动态2
新国学之路——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2
宽正·沉潜·广大·高明——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刘东12
02 专题22
中国文化的总体与差异&德里克22
近代国学的历史考察&马克锋38
国史、国学与国家——浅释民初清华国学研究院四位史家之思想与史学&张春树52
03 思想92
从《论语笔解》看唐儒对汉儒的超越与儒学的革新&向世陵92
论《庄子》中的孔子&邵汉明94
儒家对《易》的经典化&浅野裕一96
略论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陈来99
践形与践行——宋明理学中两种不同的工夫系统&丁为祥102
“性”“情”论——由新出楚简中“性”、“情”二字的形义引发的思考&高华平105
简帛《五行》篇与孟子之学&常森107
孔子“正名”新考&曹峰109
王弼“体用”义诠定&周芳敏112
论《老子》中的“抱一”&江文思115
庄子哲学“天”、“造物者”观念辨析&马耘118
荀子“虚壹而静”说新释&廖名春121
两汉经学观念与占星学思想——邹衍学说的思想史意义探幽&章启群123
郭店楚简《太一》四时与四季概念&郭静云126
对《周易》之时间及相关观念的重新思考&张元硕128
“诚”体寂感的文化原型与圣巫关涉之探勘&陈旻志131
从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六朝至初唐道教自然说的兴起与转折&林永胜133
天师道旨教斋考&吕鹏志136
道教山岳真形图略论&罗燚英139
道教法术“家书式”考&李志鸿142
碧霞元君信仰与华北乡村社会——明清时期泰山香社考论&叶涛145
东岳庙与城市社会信仰空间的构建——以北京东岳庙为例&萧放148
玄奘的最后十年(655—664)——兼论总章二年(669)改葬事&刘淑芬151
中国佛教文学中祖师形象的演变——以道安、慧能和孙悟空为中心&陆扬154
西夏佛典中的翻译史料&邓如萍经157
红尘浪里难修行——宋僧犯罪原因初探&柳立言161
唐代景僧名字的华化轨迹——唐代洛阳景教经幢研究之四&林悟殊164
金陵学派产生背景、思想渊源及当代意义&米寿江167
04 历史172
说彝伦——殷周之际社会秩序的重构&晁福林172
汉赵国胡与屠各分治考&陈勇175
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胡宝国177
契丹开国年代问题——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刘浦江180
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邓小南183
《元朝秘史》与《史集》中的赵官&蔡美彪186
《大隋故仪同虞公墓志》中三胡名拟测及粟特胡、丁零胡问题&卓鸿泽188
重读安菩墓&沈睿文190
汴京卜肆与摩尼教神像入闽&王媛媛193
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王小甫196
“猴与马”造型母题:一个草原与中原艺术交流的古代见证&邢义田199
“吸毒石”与“清心丸”——燕行使与传教士的药物交流&陈明201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贾志扬204
大青岛与元朝之流配人&权五重207
19世纪初叶面对西洋宗教的朝鲜、日本与中国——以“黄嗣永帛书”为中心&葛兆光209
礼仪的交织——以抄本清初中国天主教葬礼仪式指南为例&钟鸣旦212
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罗新215
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鲁西奇217
泾、浜发展与吴淞江流域的圩田水利(9—15世纪)&王建革220
“吾婺文献之懿”——元代一个乡里传统的建构及其意义&陈雯怡223
王崧的方志世界:明清时期云南方志的文本与情境&王明珂226
18世纪汉学的建构与转型&陈居渊230
古代与近代的表述:中国历史分期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刘超233
所谓“国医”的内涵——略论中国医学之近代转型与再造&皮国立237
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朱溢241
05 艺文246
论魏晋南北朝乐府体五言的文体演变——兼论其与徒诗五言体之间文体上的分合关系&钱志熙246
“独往”和“虚舟”:盛唐山水诗的玄趣和道境&葛晓音250
唐代经学与文章之学&何诗海253
论“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贺国强、魏中林256
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李建中258
今传宋本《孔子家语》源流考略&宁镇疆261
“山水”是怎么发现的——“玄化山水”析论&杨儒宾264
古代小说边缘人物的双重属性及文体意义&潘建国267
论中国首部题画诗集《声画集》的画史价值&傅怡静270
清代中书舍人在馆阁体发展中的影响研究&陈佳273
墓葬、宗教与区域作坊——试论北魏墓葬中的佛教图像&林圣智275
略论隋唐十二生肖墓志的起源与装饰风格&刘天琪277
中国古代的墓主画像——考古艺术史笔记&李零279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郑岩282
晋唐粉本宋人妆——四议《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张朋川285
汉碑图画出文章——从济宁州学的汉碑谈18世纪后期的访碑活动&卢慧纹287
以笔墨合天地:对18世纪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新理解&石守谦289
项元汴嘉兴活动散考——兼论项氏与吴门画派的关系&封治国291
王石谷进入上流社会的途径与方式&谭述乐293
吴荣光与翁方纲书画交游考&周利锋296
散文的转换与文章的裂变——关于“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论争&文韬298
“少年中国”之“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宋明炜302
士庶文化的貌合神离——五四新潮中的京剧舞台&罗检秋306
现代中国大学中的经学课程&车行健310
本与末——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关系的再思考&罗钢313
06 综述318
清华简整理工作的第一年&李学勤318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概说&荣新江等321
从活的制度史迈向新的政治史——综论宋代政治史研究趋向&黄宽重335
07 新书347
08 启事373
热门推荐
- 3421993.html
- 1504586.html
- 1089533.html
- 3440985.html
- 3712155.html
- 3439028.html
- 464276.html
- 1419392.html
- 2429370.html
- 2608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0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3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0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3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1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9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5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