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股市游戏规则 最新证券交易法解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赖英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933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证券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股市游戏规则 最新证券交易法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立法缘起、立法目的与规范方法1
壹、立法缘起1
一、投资人有保护的必要1
二、相关业者有规范的必要1
三、证券市场有维护的必要2
贰、立法目的5
叁、规范方法6
一、贯彻公开原则6
二、禁止欺骗6
三、处理利害冲突问题7
四、管理证券相关事业7
五、赔偿与惩罚7
第二节 有价证券8
第三节 主管机关12
壹、机关组织12
贰、权限14
一、规则制定权及执行权14
二、文件调阅权及财务、业务检查权15
三、惩罚权16
四、办理涉外事务16
第四节 法律适用17
第二章 有价证券的募集、发行与私募19
第一节 基本规定19
壹、有价证券20
贰、募集、发行与发行人20
一、募集21
二、发行21
三、发行人22
叁、公开招募22
第二节 核准制与申报制23
一、采核准制24
二、兼采核准制与申报制24
三、采申报制26
第三节 主管机关的处理准则——申请核准与申报生效26
一、不得发行无担保公司债的情形27
二、不得发行公司债(包括有担保的公司债)的情形27
三、不得公开发行具有优先权利特别股的情形28
四、不得公开发行新股的情形28
第四节 公开原则、申报文件与公开说明书30
壹、公开原则30
贰、申报文件32
叁、公开说明书32
一、意义32
二、应编制公开说明书的情形33
三、公开说明书的内容34
四、交付的义务及违反的刑事责任38
五、虚伪不实的刑事责任38
第五节 其他法律规定的公开说明书40
壹、证券投资信托及顾问法40
贰、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40
叁、不动产证券化条例41
第六节 强制公开发行与股权分散43
第七节 私募46
壹、定义及适用范围47
贰、程序47
一、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决议47
二、提供信息48
三、事后报备48
叁、资格及人数限制48
一、资格48
二、人数49
肆、转售的限制49
一、不限制持有期间,但应符合其他条件49
二、限制持有期间及转让条件50
伍、罚则51
第三章 上市、上柜、信用交易与集中保管52
第一节 集中市场与店头市场52
第二节 上市55
一、公司提出申请56
二、证交所审查57
三、主管机关核准上市契约58
第三节 变更交易方法、停止或终止上市59
壹、变更交易方法59
贰、停止上市60
叁、终止上市61
一、公司自愿申请61
二、证交所的强制61
三、主管机关的命令62
第四节 禁止场外交易62
第五节 上柜67
第六节 信用交易与证券金融事业70
壹、信用交易的概念70
一、融资、融券与资券相抵70
二、保证金72
贰、信用交易制度的建立73
叁、法制架构74
肆、证券商与证券金融事业76
一、证券商76
二、证券金融事业77
伍、业务规范77
陆、法律关系79
一、融资融券契约79
二、担保品的性质81
三、担保品的处分82
四、投资人的保护83
五、证券商违法借贷款券的效力83
第七节 集中保管84
壹、背景85
一、有价证券的特质85
二、问题的产生86
贰、相关规定86
一、保管对象87
二、自由保管与强制保管并行87
三、以账簿划拨方式办理交割87
四、以拟制人名义办理登记88
五、以集保公司的通知办理过户88
六、混合保管与分户保管88
七、两段式保管架构88
八、账户管理、送存、领回有价证券及股权行使89
叁、集中保管事业89
第四章 公司治理91
第一节 独立董事91
壹、单轨制与双轨制91
贰、证期会、证交所及柜买中心的规定93
叁、证交法的独立董事96
一、设置独立董事97
二、董事会的职权与独立董事的地位97
三、设置审计委员会或监察人——原则自由,例外强制98
四、审计委员会的组织及权责规范98
五、董事会议事规范100
六、缓冲期间101
肆、独立董事的兴起与变革101
伍、独立董事与监察人104
第二节 董、监事最低持股比率106
壹、基本规定106
贰、实务执行争议109
叁、检讨113
第三节 内部人转让股票的限制114
第四节 财务、业务及股权变动的公开117
壹、定期报告118
一、年度财务报告118
二、半年度财务报告118
三、季财务报告118
四、每月营运情形报告119
贰、偶发重大事项报告119
叁、年报121
肆、内部人持股的申报121
伍、违反申报义务的责任122
第五章 委托书、公开收购股份与公司买回股票123
第一节 股东会与委托书123
壹、股东的地位123
一、股东民主说123
二、经营者至上说123
三、利害关系团体参与说123
四、契约说123
贰、证交法有关股东会的规定124
一、“公司法”第209条第1项125
二、“公司法”第240条第1项125
三、“公司法”第241条第1项126
叁、委托书的基本概念127
肆、“公司法”第177条及“证券交易法”第25条之1129
一、“公司法”第177条129
二、“证交法”第25条之1131
伍、委托书规则132
一、订定背景132
二、规范范围133
三、基本架构133
四、征求134
五、非属征求138
六、议事手册及股东名册139
七、禁止事项140
八、表决权不予计算145
九、民事责任146
十、刑事责任及行政罚147
十一、费用负担问题148
十二、委托书的未来149
第二节 公开收购股份149
壹、取得股份逾10%的申报151
一、申报义务151
二、共同取得152
贰、公开收购的规范154
一、意义及适用范围155
二、申报、公告及公开原则158
三、公平收购160
四、民、刑事责任及行政罚161
五、目标公司的防卫措施及相关立法163
第三节 公司买回股票171
壹、立法背景171
贰、主要内容173
一、适用对象173
二、买回目的173
三、程序174
四、方式174
五、数量及金额174
六、价格175
七、转让办法175
八、申报及公告176
九、关系人不得卖出176
十、不得行使股东权176
叁、公司法相关规定176
一、第167条177
二、第167条之1177
肆、有关问题的检讨178
一、操纵股价178
二、内线交易179
三、违法买回或卖出股份的效力180
四、违反法令的责任181
五、交叉持股181
第六章 证券交易所183
第一节 意义、设立与撤销183
壹、意义183
贰、设立183
叁、撤销184
第二节 权限184
第三节 会员制与公司制188
壹、公司制与会员制的区分188
贰、国际发展趋势191
一、整并191
二、改组为营利公司192
三、另类交易系统193
第四节 安全网194
壹、交割结算基金195
贰、赔偿准备金196
叁、营业保证金196
肆、投资人保护基金197
一、基金的设置197
二、基金的来源及其运用198
第五节 主管机关的监督199
壹、变更证交所的章程、决议或处分199
贰、命令解散、停业199
叁、重要章则及上市、下市的核准199
肆、集会的停止及回复200
伍、组织与人事的管理201
一、指派三分之一以上的董、监事201
二、董、监事及经理人的解任201
三、人员、组织及待遇201
四、禁止买卖证券及泄密202
五、禁止收受贿赂202
六、其他禁止行为202
七、处罚203
陆、财务、业务的管理203
一、检查及资料调阅203
二、派驻监理人员203
三、提列特别盈余公积203
四、业务计划与预算的申报203
五、定期申报营业状况204
六、重要事项的申报与处理204
七、取得或处分固定资产的程序204
第六节 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定位204
壹、证交所的定位204
贰、证交所的章则制定权及处分权206
一、普通法院的判决206
二、“最高行政法院”的见解208
第七章 证券商与证券商同业公会214
第一部分 总则214
第一节 证券商214
壹、概说214
贰、证券商的种类与业务215
一、证券承销商215
二、证券自营商216
三、证券经纪商216
四、综合证券商217
第二节 证券商的设立与撤销218
壹、许可主义218
贰、采行发起设立218
叁、严格限制发起人资格219
肆、从高订定资本额220
伍、缴存营业保证金220
陆、场地及设备须符合规定220
柒、金融机构兼营证券业务220
捌、设立许可的撤销221
玖、未经许可不得经营证券业务221
一、经纪业务221
二、自营业务224
三、承销225
四、经纪、承销、投顾、证金等业务225
五、经营未公开发行股票的买卖业务226
六、评析226
第三节 证券商负责人及业务人员的资格227
壹、消极资格227
一、董事、监察人及经理人227
二、业务人员229
贰、积极资格230
第四节 证券商业务及财务的一般规范231
壹、业务规范231
一、营业范围231
二、内部控制及内部稽核232
三、应经核准事项233
四、应行申报事项233
五、行为规范233
贰、资本与财务的规范237
一、自有资本237
二、提列特别盈余公积、买卖损失准备及违约损失准备239
三、负债的限制239
四、借贷、保证、资金运用及参与经营的限制239
五、购买不动产的限制241
六、缴存交割结算基金241
七、营业保证金与优先债权241
八、财务信息的公开242
第五节 证券商业务财务的检查及缺失的纠正243
第六节 行政罚244
壹、董事、监察人及受雇人的违法行为244
贰、证券商的违法行为246
第二部分 分则248
第一节 证券承销商248
壹、包销与代销248
一、包销248
二、代销249
贰、承销配售与承销价格249
一、配售方式249
二、承销价格251
叁、价格稳定措施251
肆、承销的报酬与手续费252
伍、评估报告252
陆、包销的限制253
柒、共同承销及承销商的利益回避253
捌、代交付公开说明书253
玖、承销契约254
第二节 证券自营商254
第三节 证券经纪商256
壹、受托买卖手续费256
贰、开户、买卖报告书及结算交割257
叁、自行买卖与受托买卖之区隔257
第四节 证券商同业公会258
第八章 内线交易259
第一节 导论259
壹、理论的争辩259
一、应禁止内线交易259
二、不应禁止内线交易260
三、健全市场理论与信赖关系理论262
贰、美国法的演进264
一、信息平等理论266
二、信赖关系理论267
三、私取理论269
四、小结:修正的信赖关系论274
叁、证交法的基本规定及其理论基础276
第二节 适用范围280
壹、交易市场与发行市场280
贰、股票与债券281
叁、公开前与公开后283
第三节 内部人283
壹、公司董事、监察人及经理人284
贰、持有公司股份超过10%的股东285
叁、基于职业或控制关系获悉消息之人286
肆、消息受领人288
伍、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义持有者291
陆、发行公司292
第四节 内线消息294
壹、意义294
一、欧盟294
二、美国295
三、证交法的规定296
贰、成立302
一、更换董事长302
二、合并案及暂停合并案302
三、调升盈余目标或调降财务预测303
四、出售土地304
叁、获悉305
肆、公开307
第五节 刑事责任310
壹、基本规定310
贰、免责抗辩311
叁、加重处罚313
肆、实务执行情形314
第六节 民事责任314
第九章 内部人短线交易之归入权315
第一节 导论315
壹、理论的争辩315
一、反对归入权316
二、赞成归入权317
贰、美国法的基本规定318
叁、证交法的基本规定320
第二节 归入权行使的对象321
壹、物的范围321
贰、人的范围322
一、董事及监察人322
二、经理人327
三、持股超过10%的股东328
四、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义持有股份330
第三节 六个月内331
第四节 取得、买进与卖出332
壹、美国法332
贰、证交法及主管机关的规定334
一、属于“取得”的范围334
二、不属于“取得”的范围335
三、金控子公司的董监事买卖金控公司股票336
第五节 利益的计算336
壹、四种方法336
一、股票编号法336
二、先进先出法336
三、平均成本法336
四、最高卖价减最低买价法337
贰、美国法院观点337
叁、证交法的规定及实务见解338
一、“证交法施行细则”第11条338
二、普通股与特别股340
三、员工认股权与认购(售)权证341
第六节 请求权人342
壹、公司342
贰、股东代位诉讼342
叁、股东会决议抛弃归入权343
肆、代位执行与代位受领344
第七节 请求期间346
第十章 操纵市场348
第一节 立法意旨348
第二节 不履行交割352
第三节 冲洗买卖与相对委托356
壹、冲洗买卖356
一、2000年7月修法之前的规定356
二、2000年7月删除第155条第1项第2款之后的争议358
三、2006年1月增订第155条第1项第5款359
贰、相对委托360
第四节 抬高或压低有价证券交易价格361
壹、意图362
贰、高价买入或低价卖出366
叁、“连续”与“他人名义”的意义369
一、连续369
二、他人名义370
第五节 散布流言或不实资料371
壹、实务案例372
贰、与第174条的关系373
第六节 其他操纵行为374
第七节 操纵与诈欺378
第十一章 刑事责任:证券诈欺、信息不实与掏空资产380
第一节 证券诈欺——第20条第1项及第171条382
壹、基本规定382
贰、实务案例384
一、现金增资款项未依公开说明书记载的目的使用384
二、公开说明书未揭露销售契约、关系人交易或其他重要事实385
三、承销价过高,承销失败386
四、持虚伪不实的财务报告,申请上市或上柜386
五、以虚假的股票交易制造投资收益388
六、藉不履行交割遂行诈财目的388
第二节 信息不实——第20条第2项、第171条及第174条389
壹、第20条第2项389
贰、第174条391
叁、第171条与第174条392
肆、律师与会计师的刑事责任393
第三节 掏空资产394
壹、概说394
贰、非常规交易395
叁、背信与侵占397
肆、实务情形399
一、买卖未上市、未上柜股票400
二、土地交易401
三、挪用公司资金403
四、利用海外人头公司从事非常规交易或侵占行为404
五、违法贷款405
第四节 相关配套措施407
壹、关于第171条的犯罪407
一、刑的加重407
二、刑的减免408
三、犯罪所得的处理409
贰、关于非常规交易、背信、侵占及违法贷款409
叁、关于本法所定的各项犯罪410
一、专业法庭410
二、易服劳役410
第十二章 民事赔偿责任412
第一节 证券诈欺与信息不实413
壹、证券诈欺413
一、基本规定413
二、责任性质413
三、赔偿义务人414
四、责任要件415
五、请求权人416
六、非连带责任416
贰、信息不实416
一、基本规定416
二、责任性质416
三、赔偿义务人417
四、责任要件418
五、请求权人421
六、比例责任制421
叁、交易因果关系423
一、欺骗市场理论423
二、欺骗制造市场理论426
三、真实市场抗辩427
四、我实务见解427
肆、损失因果关系430
伍、损害赔偿金额434
一、毛损益法与净损差额法434
二、法院实务见解436
第二节 公开说明书439
壹、违反交付义务439
贰、内容虚伪不实440
一、适用范围442
二、主要内容虚伪或隐匿443
三、赔偿请求权人445
四、赔偿义务人及免责抗辩446
五、因果关系449
六、损害赔偿计算450
第三节 操纵市场451
第四节 内线交易454
壹、赔偿义务人454
贰、请求权人455
叁、责任要件及因果关系456
肆、赔偿金额457
第五节 时效459
第六节 契约签订方式460
第七节 撤销权461
第八节 团体诉讼463
第九节 仲裁466
壹、仲裁与诉讼466
贰、仲裁有关规定469
一、强制仲裁与任意仲裁469
二、法律适用问题471
三、主管机关指定仲裁人472
四、公会及证交所的仲裁规则473
叁、团体仲裁474
热门推荐
- 1012415.html
- 2279004.html
- 3232343.html
- 569345.html
- 1211076.html
- 2699966.html
- 2352080.html
- 948819.html
- 3670079.html
- 35561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8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3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6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6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8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0542.html